驼奶中不含β-乳球蛋白,仅对乳球蛋白过敏可转喝驼奶?

如有条件给孩子做牛奶过敏组分检测,可看下孩子是否仅针对β-乳球蛋白过敏,如果是,那么孩子转喝驼奶可降低过敏风险,因为驼奶中不含β-乳球蛋白。

确实,β-乳球蛋白是牛奶中的一种致敏蛋白。然而,骆驼奶虽然不含β-乳球蛋白,但牛奶中的另一种致敏蛋白α-s1-酪蛋白,在驼奶中也同样是含有的。

而且目前商家所列出的支持驼奶可以抗过敏的实测依据,都是些样本量很小的实验,即使是我所看到的样本数最多的那组,也仅选择了49名有疑似牛奶过敏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可能导致因样本量小而使结果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可靠度不是很高。并且部分实验当中,也看到些原来牛奶过敏的人群,在饮用驼奶后也依然会出现过敏反应。

所以对于驼奶是否能适用于牛奶过敏人群这一点,目前能看到确实有部分人群,例如仅对β-乳球蛋白过敏的人群,转喝驼奶后不会出现过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牛奶过敏的人群,都可以用驼奶来替代牛奶。

特别是如果宝宝当前是牛奶过敏比较严重,正在在吃深度水解甚至氨基酸奶粉的,建议别贸然自行转喝骆驼奶,可先做个牛奶蛋白过敏组分检测,然后咨询医生的意见,再看是否适合尝试。

 

牛奶组分检测评估牛奶烘焙品耐受
与序贯表位相比,牛奶蛋白成分容易通过暴露于高温改变,而改变构象表位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
像巴氏杀菌一样,温和的加热不足以降低牛奶的过敏性,但这可以通过长时间将牛奶置于更高的温度下来实现,例如通过烘烤。此外,延长谷物中牛奶的加热时间,减轻过敏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牛奶识别” (“谷物效应“) ,通过修改牛奶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高温反应。不像酪蛋白,乳清蛋白(除了β-乳球蛋白)易被高温水解。虽像巴氏杀菌一样,温和的加热不足以降低牛奶的过敏性,但这可以通过长时间将牛奶置于更高的温度下来实现,例如通过烘烤。此外,延长谷物中牛奶的加热时间,减轻过敏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牛奶识别” (“谷物效应“) ,通过修改牛奶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之间的高温反应。不像酪蛋白,乳清蛋白(除了β乳球蛋白)易被高温水解。虽然β-乳球蛋白具有热稳定性,但是它的致敏性和交叉致敏性会随着加热后降低。
已经表明,患有牛奶过敏的儿童食用热处理牛奶或牛奶烘焙品减轻敏感度,并更快获得牛奶耐受。这很可能预示了与更严重的疾病(即,容易过敏)和慢性病程不同的疾病表型。

致敏性蛋白有哪些?

 

对于婴幼儿来讲,母乳和配方奶粉是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尤其是1岁前,需要以奶为主,那么这里面有哪些致敏性蛋白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宝宝的奶类中常见的3种致敏性蛋白吧~

 

驼奶中不含β-乳球蛋白,仅对乳球蛋白过敏可转喝驼奶?

α-S1酪蛋白:致敏性++

据资料显示:天然牛奶中含有32种及以上的致敏蛋白质[1]。其中α-S1酪蛋白常见于牛乳和羊乳中,属于酪蛋白中的一种,为主要致敏原。酪蛋白是牛乳中主要蛋白质, 约占乳蛋白含量的80% ,分子质量为19000~24000道尔顿,含有几乎全部的必需氨基酸,且酪蛋白能增加幼畜对钙和磷的吸收,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不同乳类中含有4种常见类型的酪蛋白:

 

驼奶中不含β-乳球蛋白,仅对乳球蛋白过敏可转喝驼奶?

其中,α-s1 酪蛋白是牛奶蛋白中含磷的蛋白质之一,在蛋白质中占比很高,但在人乳中并不存在,这一差异使得人体将这一蛋白认定为外源蛋白。当进食这些含有外源蛋白的物质时,对于正常免疫系统的人群来说,能够很好的吸收其营养;而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而言,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有研究表明:α-s1酪蛋白是牛奶中最主要的过敏原,而且牛奶过敏人群中约有65%对α-s1酪蛋白过敏[2]

 

β-乳球蛋白:致敏性+++

 

β-乳球蛋白(β-Lg)是反刍动物乳清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如牛、羊等,约占乳清蛋白总量的50%,分子质量在36000道尔顿,为乳清蛋白中的重要致敏原。不同乳类中含有2种常见类型的乳清蛋白:

驼奶中不含β-乳球蛋白,仅对乳球蛋白过敏可转喝驼奶?

牛乳过敏患者中有 82%对 β-Lg 过敏[3]。这主要是因为母乳中几乎不含β-Lg,β-Lg属于婴幼儿遭遇的第一种外来蛋白,并且它不易被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分解,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能较高的保持其免疫特性,因此β-Lg 被认为是牛乳中最重要的过敏原。

 

α-乳白蛋白:致敏性+

 

α-乳白蛋白(α-La)作为乳清蛋白中的优质蛋白,牛乳中的α-乳白蛋白占乳清蛋白的25%,具有调节机体中乳糖合成的生理功能,并且含有大量的必需氨基酸,是一种较好的营养蛋白。虽然牛乳和母乳的α-乳白蛋白在结构上相似性极高,但在氨基酸组成以及结构上依旧存在一定区别。在牛乳与母乳α-乳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中,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及酪氨酸8种氨基酸的含量相同,而异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及丙氨酸4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异较大。

驼奶中不含β-乳球蛋白,仅对乳球蛋白过敏可转喝驼奶?

(图片来源于文献4)

此外,不同哺乳动物中的a-乳白蛋白氨基酸序列差异随物种亲缘性降低而增加。例如,牛乳a-乳白蛋白与羊乳α-乳白蛋白有94%的一致性,牛乳a-乳白蛋白与母乳α-乳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有76%的一致性(相同序列),还有6%的序列是相似的[5,6]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与母乳α-乳白蛋白相似性极高,但牛乳α-乳白蛋白仍被认为是牛乳主要过敏原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钙离子结合在牛乳α-乳白蛋白上,可改变蛋白的结构,从而影响蛋白的致敏性功能特性。

所以虽然母乳和牛乳中同时含有大量的α-乳白蛋白,但其可使婴儿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增强,而牛乳中的α-乳白蛋白的过敏性为18%[7]

 

以上就是宝宝喝奶中常见的致敏原。现目前也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如何在工艺上处理这些蛋白质的致敏性,比如常见的酶解、加入不饱和脂肪酸等。

致敏性蛋白导致的过敏机制

 

牛乳过敏是由一种或多种乳蛋白引起的有害机体健康的免疫学反应。牛乳过敏反应可以包括三种免疫学机制:一是乳蛋白特异性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二是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细胞毒性超敏反应和迟发性超敏反应);三是IgE/非IgE介导的混合型过敏反应,其中牛乳过敏反应主要以乳蛋白特异性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为主[8,9]

IgE介导的牛乳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致敏阶段,当乳蛋白第一次进入机体后,诱导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应答,IgE以其Fc段与体内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特定受体FcsRI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乳蛋白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甚至更长,但若长期不接触对应的乳蛋白,这种致敏状态将逐渐消失;

 

二是效应阶段,处于致敏状态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乳蛋白时,乳蛋白分子与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特异性结合,启动活化信号(只有当乳蛋白与致敏细胞表面的2个以上相邻IgE结合,使多个FcERI交联形成复合物,可能启动活化信号),诱导效应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大量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机体的各个效应组织器官从而产生过敏症状。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妈妈说:之前喝过一次奶粉都不过敏,过一段时间再喝奶粉却发生了过敏。这其实就是宝宝机体本身就对牛乳/羊乳中的某一蛋白过敏,第一次接触只是激发了宝宝的致敏状态,第二次再接触时就会发生过敏。

 

参考文献:
[1]贾敏,张亦凡,张银志,等.牛奶过敏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叮].食品工业科技, 2015,36(12):385-389.
[2]王蒙,张永,贾小丽,等.食物中常见过敏原及其过敏特性[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1(1):62-64.

[3]任珊.糖基化法降低牛乳β-乳球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陈文亮;苏米亚;贾宏信;齐晓彦.α-乳白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乳业科学与技术.2019年01期.

[5]Farrell J H M,Jimenez-flores R, Bleck G T, et a1 . Nomenclature of the proteins of cows'milk sixth revision[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04,87(6): 1641-1674.

[6] Farrell H M,Jimenez-Flores R, Bleck G T, et al. Nomenclature of the proteins of cows'milk-sixth revision[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04,87(6):1641-1674.

[7]汝成业.李江华.酶法降低牛乳 αs1-酪蛋白致敏性.江南大学.2015

[8] Walsh J,Meyer R, Shah N, et al.Differentiating milk allergy (IgE and non.IgE.mediated).from.lactose.intolerance:understanding.theunderlying.mechanisms.and.presentations[J].BrJGen Pract.2016.66(649): e609-11.

[9] Crittenden R G Bennett L E.Cow's Milk Allergy: A Complex Disorder[J]. 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05,24(sup6): 582S-591s.
[10] 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 [M]. 第 6 版.
[11]超声波对β-乳球蛋白结构、免疫特性和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李雪.南昌大学.2016.

在线实时沟通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转载于未一医生在线公众号(gd_2319e8af8ce6)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本站客服微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10037920

在线咨询: 在线实时沟通

邮箱: web@weiyidoctor.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