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么爱笑,那么爱吃面,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

7月5日晚,歌手李玟的家人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李玟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送院后一直昏迷,最终于7月5日离世。家人表示,李玟于数年前患上抑郁症,与病魔经过了长时间斗争,可惜近日病情急转直下。在大众印象中,李玟总是呈现出阳光、乐观的形象,有网友疑惑:为什么看起来阳光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这其实是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
部分抑郁症患者患有“微笑抑郁症”。这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指带有抑郁情绪的人把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导致抑郁症状很难被发现。这类患者难以及时得到外界帮助,进而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实小编今天看到这则新闻,也十分震惊,联系到最近服务的一个案例,也觉得需要给大家做一个日常饮食科普,避免陷入抑郁症的迷茫。
最近的一个用户,言语中感觉也是一个挺开朗的女士,平时十分喜好面食,馒头、各种面条、面包都是膳食必备。从网络文章中《一位乳糜泻患者的确诊之路:抑郁、情绪暴躁,这不是你的错》看到,觉得经历类似,于是做了麸质敏感(乳糜泻)抗体加基因全套检测,发现抗体和基因都是阳性,才解答了多年的健康困惑,断绝面食后,身体也在快速恢复当中。

 相关研究

其实麸质敏感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的报道在欧美很常见,只不过最近几年国人才开始关注这些,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大家可以参考。
乳糜泻(麸质敏感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麸质敏感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确切的机制。然而,有几个假设可以解释为什么乳糜泻和麸质敏感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炎症反应:乳糜泻和麸质敏感患者通常存在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而对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产生影响。炎症反应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已有研究显示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的异常释放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和加重相关。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乳糜泻和麸质敏感患者常伴随肠道菌群失调,包括菌群的数量和多样性变化。肠道菌群异常可能影响肠-脑轴的功能,进而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营养缺乏和吸收问题:乳糜泻和麸质敏感患者由于对麦类蛋白质过敏或不耐受,常采用无麸质饮食,这可能导致营养缺乏和吸收问题。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如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D和ω-3脂肪酸)与抑郁症的发病和症状加重有关。这些营养素在大脑的神经递质合成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足可能影响情绪调节和抑郁症状的表现。
以下是两个实例,用于支持乳糜泻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
实例一:研究发现乳糜泻与抑郁症的共同发病机制
一项发表于2018年的研究由Ludvigsson等人进行,他们对瑞典的乳糜泻患者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乳糜泻患者在诊断后的五年内,抑郁症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乳糜泻患者在发展抑郁症之前常常出现乳糜泻相关的症状,如腹泻、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这些发现表明乳糜泻和抑郁症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如免疫炎症和肠道菌群异常。
实例二:乳糜泻治疗对抑郁症症状的改善
一项发表于2020年的研究由Peters等人进行,他们研究了乳糜泻患者在采用无麸质饮食治疗后抑郁症状的变化。研究纳入了80名乳糜泻患者,他们在诊断后接受了至少12个月的无麸质饮食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乳糜泻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研究者认为,通过改善肠道黏膜炎症和减少免疫反应,无麸质饮食可能对改善抑郁症状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合讨论

以上两个实例提供了乳糜泻与抑郁症之间关联的证据。第一个实例表明乳糜泻患者更容易发展为抑郁症,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第二个实例则显示了无麸质饮食治疗对乳糜泻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的积极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该在乳糜泻患者中警惕抑郁症的发生,并在临床实践中重视肠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结论

乳糜泻和抑郁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尽管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然而,研究表明乳糜泻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而乳糜泻治疗(如无麸质饮食)可能对改善抑郁症状有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乳糜泻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在欧洲,乳糜泻的患病率为0.6~1.0%,芬兰2.4%。我国尚缺乏流行病学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在小样本研究报告里显示,73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5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中发现了7例乳糜泻疑似患者。其他研究中,在62例腹泻患者中发现4例患者乳糜泻样黏膜改变。这提示,我国乳糜泻的发病率与国外可能接近,很多人遭受乳糜泻的困扰却没有明确病因。
乳糜泻的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或轻微或严重,差异较大。很多乳糜泻患者可能不会出现腹泻等典型症状,而是“非典型”症状如骨质疏松、贫血、头痛或精神症状等。
乳糜泻会累及各器官系统,常见的表现如下,如您符合以下两种及以上症状,可进行乳糜泻抗体基因检测,以便进行病因排查。
消化系统:腹泻、腹部痉挛,腹胀;粪便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样,常飘浮于水面;粪便恶臭,每日大便次数从数次至十余次;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倦怠乏力;
骨健康问题:骨质疏松;
营养元素缺乏:维生素B12,D,和K缺乏;缺铁性贫血;经常性口腔溃疡;
生长发育问题:儿童生长迟缓;消瘦、食欲不振;成年女性月经稀少、过早停经、不孕不育、流产;
神经系统:忧郁、易怒、偏头痛、神经损伤、无端恐惧症、眩晕。

 

参考文献

[1]Ludvigsson JF, et al. Risk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eliac disease: a cohort study in Swede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18;80(2):178-187.

[2]Peters SL, et al.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gluten may cause depression in subjects with non-coeliac gluten sensitivity—an exploratory clinical study.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14;39(10):1104-1112.

[3]Jackson JR, Eaton WW, Cascella NG, Fasano A, Kelly DL. Neurologic and psychiatric manifestations of celiac disease and gluten sensitivity. Psychiatric Quarterly. 2012;83(1):91-102.

[4]Hauser W, Janke KH, Klump B, 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eliac disease on a gluten-free die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0;16(22):2780-2787.

[5]Zingone F, Swift GL, Card TR, et al.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of celiac diseas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 2015;3(2):136-145.

[6]Jackson JR, Eaton WW, Cascella NG, Fasano A, Kelly DL. Neurologic and psychiatric manifestations of celiac disease and gluten sensitivity. Psychiatric Quarterly. 2012;83(1):91-102.

[7]Fasano A, Catassi C. Clinical practice. Celiac diseas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2;367(25):2419-2426.

[8]Lurie I, Yang YX, Haynes K, Mamtani R, Boursi B. Celiac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mood disorders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015;29(8):1150-1155.
[9]Alaedini A, Green PHR, Sander HW, et al. Neuromuscular and neurocognitive manifestations in celiac disease and gluten sensitivity.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05;115(10):2672-2677.
[10]Olivares M, Neef A, Castillejo G, Palma GD, Varea V, Capilla A. The HLA-DQ2 genotype selects for early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infa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coeliac disease. Gut. 2015;64(3):406-417.
在线实时沟通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转载于未一医生在线公众号(gd_2319e8af8ce6)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本站客服微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10037920

在线咨询: 在线实时沟通

邮箱: web@weiyidoctor.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