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IgG检测解惑:关于IgG检测的众说纷纭

为何学术界对IgG检测众说纷纭?
IgG是什么?食物不耐受检测是什么?
为何还有IgG4?过敏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过敏有什么区别?
慢性食物敏感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目前临床上及很多第三方实验室都开展了食物IgG抗体的检测(又叫食物不耐受检测),例如未一医生开展的食物不耐受IgG检测222项,或者有些医院开展了食物不耐受90项的检查。那么抗体高就是食物过敏了吗?这些食物就不能吃了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些基本概念。

不同的过敏有不同的反应,根据它们的发病机制和表现,分为以下4型:

(1)Ⅰ型变态反应:IgE 介导,速发型;

(2)Ⅱ型变态反应:IgG / IgM介导,细胞毒型;

(3)Ⅲ型变态反应:IgG /IgM 介导,免疫复合物型;

(4)Ⅳ型变态反应:T细胞介导,迟发型。

IgG是一种抗体,也就是免疫球蛋白。当抗原接触人体或进入体内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然后产生抗体。

根据各自的特点,又分为IgM、IgE等,它们都是免疫球蛋白(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见于其他体液和外分泌液,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地结合抗原。

但自1967年发现IgE抗体以来,很多人常将变态反应等同于仅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俗称“过敏”)。

食物不耐受IgG检测解惑:关于IgG检测的众说纷纭
过敏

lgG检测对于变态反应Ⅰ型和Ⅲ型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对于Ⅰ型变态反应来说,lgG检测提示过敏耐受和保护作用可作为疾病监测手段;对于Ⅲ型变态反应来说,IgG检测对于特定疾病群体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明确作用。

目前 IgG 检测在国内医院广泛开展,主要应用于以下疾病的辅助治疗:消化科(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皮肤科(慢性荨麻瘆、湿疹皮炎、过敏性紫癜等)、儿科(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湿疹等)以及部分亚健康和慢性病患者。

是什么引起了食物IgG抗体的增高?

健康的肠胃系统可以阻止未消化的食物分子进入人体内的循环系统,但如果大量未消化的食物大分子进入体内循环系统诱发免疫应答,即使正常的免疫系统也无法彻底清除,从而产生了食物特应性IgG抗体

如果检测食物IgG抗体的增高就代表食物过敏吗?

有研究认为,通过使用ELISA的方法或者生物芯片方法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对食物不耐受检测阳性结果2+——3+的食物进行忌食3-6个月,特异性IgG水平能下降到正常水平,可改善一些IgG相关Ⅲ型变态反应的疾病,例如腹胀、便秘、慢性皮肤炎症、慢性鼻炎等,但这种观点目前仍存在争议。

食物特异性IgG和IgG4检测通常会产生多种阳性结果,可能反映了机体对食物的正常免疫应答,而并不能预测真正的食物过敏,它可能只是个体发生初期耐受的标志。

有研究显示,在对鸡蛋和/或牛奶过敏的特应性皮炎(湿疹)儿童患者中,就诊时IgG4水平较高的儿童比IgG4水平较低的儿童,在4、5岁时更可能耐受这些食物。

如果检测食物IgG抗体的增高就需要剔除某种食物吗?

食物特异性IgG、IgG4不应用来诊断食物过敏,得出阳性结果要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意见综合分析,才能决定是否从膳食中剔除某种食物。

临床上,对这个检查的一些体会是,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不能完全作为剔除食物的依据,不要一出现阳性结果就一味的忌食。

但对于一些皮疹较重且反复发作、消化功能不好的病人,一般医生会建议可以做做这个食物不耐受检测,同时结合一下IgE的检查结果去分析。我在临床上观察,部分患者根据高度过敏的阳性结果调整一下饮食的结构和侧重,会对IgG相关Ⅲ型变态反应相关的腹胀腹泻等消化症状,以及皮肤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

IgG和(或)IgG4在变态反应疾病中的作用

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占70 % ~ 75 % ,可分为IgG1 、IgG2 、IgG3 、IgG4 四个亚型,正常人体内含量分别为 66 %、 23 % 、7 % 、4 %左右。

早在1982年,美国的一项观察性研究中就发现,抗原特异性IgG的亚类IgG4也可与IgE —样诱导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有文献表明人肥大细胞同样可以参与IgG介导的免疫应答。

IgG可以类似于IgE触发肥大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通过在人类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内形成聚合的高亲和力受体IgG,引发速发型变态反应,并导致了脱颗粒、组胺释放和花生四烯酸代谢。

食物不耐受IgG检测解惑:关于IgG检测的众说纷纭

关于IgG和(或)IgG4 在变态反应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3种不同观点:

观点一:免疫复合物理论

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未被完全消化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分子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lgG抗体,l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引发组织损伤致病。

具体可分为两步。

一是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可溶性小分子免疫复合物在通过肾脏时可被滤过清除。

只有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如食物抗原- IgG抗体复合物)可在体液中循环,不能被有效清除,适当情况下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

二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补体裂解片段C3a和C5a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滲出增多。

一方面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同时,还释放多种溶酶体酶,造成血管及局部组织损伤,最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使局部血小板凝集、激活,促进血栓形成,引起局部出现坏死。

另一方面,部分人群(如婴幼儿及儿童)肠道通透性较大 ,更容易使得大分子食物抗原通过肠道黏膜,进而产生更多的免疫复合物,加重组织损伤,更加重肠渗漏,进入恶性循环,进而引发全身多种慢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观点二:正常生理反应理论

食物进入胃肠道后,肠黏膜的浆细胞会合成分泌IgA以构成黏膜屏障、清除有害物质,同时也会产生少量slgG 并入血。因此,无论是健康人或患者,外周血中均有可能检测到各种食物的slgG,这是长期暴露的结果。

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是人体正常免疫应答反应,并不表示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所以食物slgG 阳性不能用于食物过敏的诊断。根据检测数值的升高减少相应食物的摄入甚至忌食,有影响人体正常营养补充的风险。

观点三:保护作用理论

对于I型变态反应来说,IgG4因其激活效应细胞或补体的能力较弱,而亲和力较高,使其可以作为一种阻断性抗体,与 IgE竞争性结合变应原表位,阻断IgE介导的效应细胞激活和脱颗粒。并且在慢性抗原刺激的情况下,可以激活调节性T细胞,产生I L -10,从而诱导B细胞产生的抗体由IgE向IgG4转换,高水平的食物IgG (4)可能与食物自然耐受的发生相关,但尚需更多研究证实。[1]

对于过敏原免疫治疗患者来说,治疗后血清中IgG抗体特别是特异性 IgG4含量会有所增加,但其浓度变化和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仍然缺失。

分析这3种观点其实并无矛盾。

对于I型变态反应来说,IgG主要与产生诱导及维持食物耐受相关;对于非I型变态反应来说,摄入食物后IgG抗体升高是正常生理反应,但升高过多后免疫复合物清除效率降低而不断积累,免疫系统负担加重和(或)肠道出现渗漏的概率增加,进而引发组织损伤。

对于I型变态反应来说,IgG检测主要提示过敏耐受和保护作用,因此具有其辅助监测的临床价值;对于非I型变态反应来说(如Ⅲ型),由于食物 IgG抗体和抗原的免疫复合物形成及肠渗漏机制,基于IgG抗体检测结果调整饮食可辅助治疗部分特定的相关疾病,因此其也具有临床价值。

希望通过分享的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免疫球蛋白G(IgG)多些了解。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食物不耐受检测及检后的健康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4月第43卷第4期 Chin J Lab Med,April 2020, VoL 43, No. 4
  2. zuo xl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37, 823–830
  3. HONG GUO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在线实时沟通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转载于知乎-食物不耐受专栏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本站客服微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10037920

在线咨询: 在线实时沟通

邮箱: web@weiyidoctor.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