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后如何康复,很多人受长期症状困扰,或者自我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公立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还有体检机构推出了各种套餐组合,今天小编就重要的指标给大家进行汇总,科普一下部分检测指标的意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评估选择~
细胞免疫力评估
首先是各公司推出的各种免疫力评估套餐,产品基本都会包括是免疫球蛋白还有淋巴细胞的评估。免疫球蛋白A、M、G检测都有什么意义呢?
免疫球蛋白A分布在我们的粘膜系统还有血液系统中存在数,一旦我们的机体遭受病毒、细菌攻击,粘膜系统(消化道、呼吸道黏膜)中就会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来避免病原体的入侵,这是我们身体的最开始的防线。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则会更加全能,能够充当部分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还能成为候补,那方能力不足会迅速补充,避免我们的免疫系统拉跨。IgA不足或者缺乏的人群呢,病毒会迅速突破呼吸粘膜系统,症状也会更加急重。IgA是我们早期感染可以早期预警的指标。
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我将一起来说,继核酸、抗原检测之后有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这跟我们普通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需要去做嘛?这两个兄弟在感染和免疫领域赫赫有名,我们从感染后或是接种疫苗数天、数周之后,可以从我们的血液中检测出相关指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检测出的含量会越来越少,这就是我们说的免疫期。我们也会用用这两个指标来大致预测保护期长短。没有感染或者感染后抗体阴性的朋友也不用太过担心。
我们下面讲讲解如何提高我们的抵抗力~
也有部分厂家推出免疫力评估包括淋巴细胞的评估,这些指标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去选择呢?这些淋巴细胞评估动则10几个项目,包括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NK细胞还有细胞因子的各种指标。我们认识淋巴细胞可能是我们血常规上的白细胞计数分类中的淋巴细胞。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单独检测这些指标呢?当我们血常规中 白细胞指标出现异常,就需要进一步检测,我们具体是什么指标出现了问题,来评估我们是病毒感染、肿瘤、内分泌还是免疫调节出现了问题。细胞因子在功能上可分为两组: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本质上抗炎但促进过敏反应的细胞因子。这些因子让我的免疫系统处在稳态的平衡,我们的超敏反应与这些息息相关。帮助我们评估体内免疫的是太弱,还是过强,使用更合理的抗炎药物帮助我们减轻新冠后的症状(如:新冠后的持续干咳、特异性皮炎等)。
那么这些指标告诉我们身体免疫状态了,我们该如何进一步加强免疫力呢?
肺部损伤鉴定
很多朋友在感染期间担心“白肺”带来的后续影响,除了医院常规肺功能测试之外,还有血清学的检验帮助我们评估肺部损伤。比如:涎液化糖链抗原、肺表面活性蛋白、白细胞介素-18等指标。
涎液化糖链抗原是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在间质性肺病 患者的血清中升高,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过敏性肺炎。涎液化糖链抗原的血清浓度仅在因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入住 ICU 并需要插管的重症患者中升高,而在呼吸功能较轻的轻中度患者中则没有升高。轻中度的患者则无需担心这类问题。
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被认为是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用生物标志物,它调节着肺部常驻免疫细胞的活性,具有抗炎作用,而在外部刺激下可以导致炎症反应。对于是我们预估感染后的严重程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出现异常指标,可以尽早进行干预。对于抵抗力低的患者可以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检测相关指标有助于使用有效手段来干预。
而白细胞介素18在预防感染方面发挥广泛作用,而升高的指标跟我们长期的症状有着关联性。我们咳嗽与胸闷等症状的都与该指标相关。
维生素D评估
几项观察性研究和临床试验报告说,补充维生素 D 可降低患流感的风险。25-羟基维生素 D是人体内主要存在形态。维生素 D 在降低 COVID-19 风险方面也有了一些突破,包括季节对于新冠传播影响,解释了冬季爆发速度远高于其他季节。在冬季,人体内的25-羟基维生素 D 浓度最低,然而临近夏末,南半球的病例数量很少,冬季之后迅速增加。观察结果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且病死率随着年龄和慢性病的增加而增加,这两者都与较低的维生素D浓度有关。为降低感染风险,建议有流感或 COVID-19 风险的人考虑每天服用 10,000 IU/d 维生素 D3数周,以迅速提高体内 25-羟基维生素 D浓度。及时检测维生素D水平,合理补充维生素D能够提高免疫力哦。
自身抗体水平评估
老人和一些有基础疾病还需要格外关注凝血还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建议及关注。抗体评估能够很好的预测风险因素。不过还是尽量找到专业评估机构,很多情况弱阳性的指标不具备太多的意义。全球有报道ICU、住院、门诊病人发生血栓的案例,还是建议有基础类疾病、体重基数较高的朋友检测相关指标。
抗核抗体是淋巴B细胞生成,抗体识别并对抗体内的传染性生物体(病菌)。部分人群可能会在感染(抗原阳性)后2周内短暂升高,如果在没有感染期间呈现强阳性就需要及时就医。
抗磷脂抗体和和习惯联系的非常紧密,很多文献将新冠说成是血栓形成前疾病。小编阅读大量文献后,发现在特定人群中的确会提升风险,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数据没有那么丰富。对于高风险人群也需要评估抗体持续时间,我们也需要在专业医生和机构指导进行评估解读。
经历新冠之后,大家的健康管理意识提高了很多。我们也会继续提供大家关注的话题和项目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