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是指密度较大、原子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这些重金属的摄入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并且很难排出体外。其主要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1、铅中毒
铅污染是公认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以食品、土壤、水等为主要污染源。铅中毒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多个器官受损。
2、汞中毒
汞主要通过水产食品及燃煤污染的大气沉降物进入人体,其中甲基汞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长期摄入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和免疫功能下降。
3、镉中毒
镉主要由工业废弃物、煤燃烧排放、农药等渠道进入环境,进而被动物体内吸收。人群摄入过量镉可引起肾脏、骨质、心血管等多种疾病。
4、铬中毒
工业活动、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水体污染等都可能造成铬的污染。铬中毒可导致喉部溃疡、皮肤过敏、呼吸困难等。
1、铅污染
动物内脏中易受到铅污染,常见于沿海地区、工业区域和高铅含量的饲料中。猪肝、鸭肝、牛肝等动物内脏属于高铅含量产品,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2、汞污染
鲨鱼、鲷鱼、鲤鱼等大型海洋鱼类中的汞含量较高,同时还有些小型淡水鱼也可能因为生活在含汞环境下而含有过量的汞。动物内脏中同样也存在汞超标问题,猪肝、鸭肝、猪肾、鸭胗等内脏中汞含量也较高。
3、镉污染
动物内脏中的镉含量受到污染环境的影响,常见于饲料和生活环境。猪肝、牛肝等内脏因为其生长速度快,容易吸收镉而成为了镉超标的食品之一。
4、铬污染
因为工业发展带来的铬污染问题,动物体内铬含量日益增加。其中猪、牛、羊等家畜的内脏中更容易出现铬的污染。特别是猪肝、牛肝等内脏,其铬含量较高,需引起人们的关注。
▍ 微量元素检测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身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微量元素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自己是否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者微量元素含量过高。如果发现身体中某种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或服用适当的微量元素补充剂进行纠正。如果发现身体中某种微量元素含量过高,可以通过避免摄入过多这种微量元素的食物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其含量。
【1】Yang, Y., Huang, Z., Hu, J., Zhou, S., Li, C., & Zhou, Y. (2019). Heavy metals in the edible tissues of livestock from China: levels, sources and health risk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6(11), 10976-10985.
【2】Liu, L., Li, W., Zhang, N., Wei, X., Liu, X., & Zhang, H. (2020).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 animal-derived food product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7(21), 26243-26253.
【3】Zhu, Q., Huang, K., Guo, X., Su, Y., Wang, D., & Zhang, C. (2021). A review on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s in animal liver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49, 11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