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世界过敏日前一天,欧蒙邀请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燕主任,为宝爸宝妈讲讲敏宝喂养的12个盲区/误区。
这篇文章重点带大家回顾下第5个盲区“为什么血液检验过敏原是阴性的,但宝宝还是过敏?”。
为什么血液检验过敏原是阴性,但还是过敏。那么还有家长问,说我也去医院查过了,说这个血的过敏原检测结果是阴性的,但为什么医生还说我孩子是过敏?其实过敏原检验,大家都比较清楚,他确实能够辅助诊断过敏原,但是有些孩子检测确实是阴性,但又是过敏。因为如果说这个孩子他是一个非IgE介导的过敏,那么实际上我们通过血液检验是不太能够确定的,主要是要根据孩子的症状去判断。
IgE介导和非IgE介导过敏都存在,怎么区分?这两个不同介导的过敏机制,我们还是可以简单区分一下。
如果是非IgE介导的过敏,大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比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便血等等,而且是在食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症状,比如说吃完之后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才有可能会出现症状,尤其是那种生长发育不良的,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家长才有所警醒,发现这个孩子,是不是过敏!
如果是以IgE介导的过敏,相对来说是速发的,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那种,吃完某种食物脸红了,嘴肿,突然间身上出血麻疹了。或者接触过什么东西也是这样儿的。所以IgE介导的过敏,相对症状会更明显一些。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一个婴儿身上可能会同时存在这两种过敏机制,不是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或者说我们并不能单纯从症状上就完全能够区分。所以其实过敏的问题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详细和复杂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所以我们的家长,可能更需要细心和耐心来记录孩子的表现。
嘉宾介绍
-----【敏宝喂养12个盲区/误区系列】直播活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