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食物过敏,还能脱敏吗?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证明了慢性食物过敏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食物过敏对健康的危害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或部位,而是涉及多器官和系统,并且存在个体差异。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群中高达45%的人存在慢性食物过敏
多数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但不仅限于此,不同人对同一种食物产生的反应可能在各个系统表现出极不相同的症状。
受累的器官涉及消化、皮肤、神经、精神、呼吸、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还可能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以及疲劳、眩晕、头痛和睡眠困难等,其中消化系统的发生率最高为44%。

 慢性食物过敏具体表现

消化道: 腹痛、腹泻、口臭、口腔溃疡、恶心、胃肠胀气
皮肤: 湿疹、荨麻疹、皮肤淀粉样变、痤疮
神经: 头晕、头痛、偏头痛、睡眠障碍
呼吸: 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鼻窦炎
精神: 焦虑、忧郁、注意力涣散、暴躁易怒、坐立不安
肌肉骨骼: 关节炎、关节疼痛
泌尿生殖: 尿频、尿急、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
心血管: 胸部疼痛、高血压、心律不齐,心率过快其他: 体重快速变动、高血糖、肥胖、磨牙等
常见的诱发上述反应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小麦、坚果、大豆及各类水果、海鲜与蔬菜等。

 速发食物过敏与慢性食物过敏区别

但是注意,我们常说的食物过敏是速发型过敏,尽管二者都是人体对食物的不良反应过程,症状亦有诸多相似之处,而过敏反应的症状极为明显,所以食物过敏的知晓率远远高于慢性食物过敏,也称食物不耐受。因此,一般患者甚至是某些医生经常对病症做出误判。实际上,二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见下图)。

慢性食物过敏发生的原因

慢性食物过敏的发生和膳食搭配不合理、消化功能下降、肠道通过性增加、胃肠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均存在密切关系。
食物接触越频繁,肠道相应的暴露在这种食物抗原中风险增加,如果每天摄入牛奶、鸡蛋则发生牛奶、鸡蛋不耐受的风险随之增加。
另外如果食物中存在一些难以被肠道消化的蛋白分子,发生慢性食物过敏的风险也将增加,例如牛奶中的某些蛋白,小麦中的麸质蛋白都是引起慢性食物过敏的高风险蛋白,这也解释了这些食物的高阳性率。
肠道通透性增加是引起慢性食物过敏的关键性原因,未消化的食物大分子蛋白通过通透性增加的肠道被吸收是激发慢性食物过敏的直接因素,儿童的肠道通过性较成人显著增高,这也是儿童更容易出现慢性食物过敏的原因。

 慢性食物过敏如何脱敏及恢复

为了彻底的摆脱慢性食物过敏,我们要采取基于慢性食物过敏、肠道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功能医学综合干预疗法,综合疗法不仅仅是禁食与食物轮替。
1、科学的选择食物
可以通过一次全面的食物敏感性测试避免那些阳性的食物。另外饮食的多样性非常重要,不要每天重复相同的食物,尤其是那些高蛋白的含有难以被消化道消化成分的食物例如。减少加工食品,转基因食品的摄入,选择天然的食品。
2、改变进食习惯
为了促进食物被充分消化,维持肠道健康,应该细嚼慢咽,确保食物每一个消化环节都能跟上,一旦食物咀嚼不充分,就增加了胃和肠道的负担。另外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晚上不宜过晚进食。
3、改善消化功能
补充相应的消化液,确保胃酸、消化酶、胆汁等消化液的功能正常。
4、修复肠漏症
肠道通透性的恢复是避免发生慢性食物过敏的关键途径,给予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的必要营养,包括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以促进肠道黏膜完整性。也可参考功能医学5R疗法进行肠道调理。
  • Remove去除毒素
  • Replace补充消化液与消化
  • Reinoculate接种益生菌
  • Repair修复肠道
  • Re-Balance再平衡
1. 刘小娟 竺婷婷等,儿童食物不耐受临床分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 7) : 550 -554].
2. 陈玉娟,健康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的抗体检测现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南方医科大学
3. 任杰常艳敏李韶深李会强,蛋清中食物不耐受组分分析,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3年12月第5卷第4期
4. Fernandes CF et al. In: Wo od B JB ed. The lactic acid bac teria in health & disease. London: Elsev ier Science Publishe rs ltd, 1992: 321-339.
5. Balakireva AV, Zamyatnin AA. Properties of gluten intolerance: Gluten structure, evolution, pathogenicity and detoxification capabilities [J]. Nutrients, 2016, 8(10): 644.
在线实时沟通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转载于欧蒙未一互联网医院公众号(gh_a7385779ba6a)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本站客服微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010037920

在线咨询: 在线实时沟通

邮箱: web@weiyidoctor.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